作者:hljjyxh 点击次数:58000 发布时间:2022-07-12
各市(地)、县(区、市)教育学会,各分支机构,各中小学校、教育机构,全体会员:
为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及黑龙江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黑龙江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黑龙江省教育厅印发《全省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2021-2025)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基础教育主战场,聚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能力素质提升,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决定在个人会员中征集第40次教育科研成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对象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个人会员(包括:中小学校长、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研科研人员、教育管理人员和行政干部等教育工作者)。
二、内容及类别
1.征集成果内容:围绕立德树人、提升教育质量的主题,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着重反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高考综合改革;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能力素质提升;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的措施、策略与实践;劳动教育、研学旅行、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2.成果类别:科研论文、研究报告、著作、实践创新类成果。
科研论文:公开发表或非公开发表的,能够针对教育教学实际和所教专业的内容科学地论证和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观点、内容有创新,有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
研究报告:已经结题(良好以上)的课题研究报告、已经被县(区、市)级以上决策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采纳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上述成果完成的时间应是本次评奖前的两年(2020年9月1日以后)。
著作:公开出版的专著、编著、译著、工具书、科普作品等。
实践创新类成果:教育教学创新反思、教育教学创新叙事、教学创新案例分析、在县(区、市)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的经验介绍。
3.以下成果不在申报之列
(1)在相当或高于本奖励级别的评奖活动中已获奖的成果;
(2)论文集(文集内单篇文章可作为论文申报)、工作总结、教案,公开课、展示课的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3)非公开出版的校内使用的校本教材。
(4)著作权有争议的成果。
(5)学位论文。
(6)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的成果。
三、申报与评审
1.申报时间
2022年9月1日至10月8日
2.申报程序
登陆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官网(http://www.hljjyxh.org.cn),注册个人会员、缴纳2022年度个人会员会费、登陆“成果鉴定”进行成果申报。(详见附件1)
3.分级评审
市(地)教育学会和省教育学会授权的部分县(区、市)教育学会组织初评,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组织复评和终评。
4.本次评审不收取评审费。
四、要求与注意事项
1.申报者在网上填写的基础信息即获奖证书的信息,必须完整、准确,证书自动生成后不可更改。
2.科研成果必须在省教育学会网上申报,发送到邮箱和寄来的纸质稿不予评审。
3.境外出版或发表的成果,不予评审。
4.每人限报1项科研成果,每项成果限报1人。非公开发表、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以及研究报告均由第一作者、主编或主持人申报。
5.申报的非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6.公开发表的成果为近三年(2019年9月1日以后)的,网上申报时勾选“是否公开发表”选项。著作类成果上传内容:扫描封面、版权页、目录,插入一个word文档中,再转化为PDF格式作为附件上传;期刊类成果上传内容:扫描期刊封皮、目录、论文正文页,插入一个word文档中,再转化为PDF格式作为附件上传。
7.申报者的成果要保证原创,总相似比不超过35%;如发现有严重抄袭剽窃行为,按未通过处理,并向申报者所在单位通报,且三年内不允许再次申报。省教育学会使用(Gocheck www.gezida.com)查重软件对未公开发表的成果进行相似比检测。
8.科研论文的标题原则上不少于5个字,不超过20个字,不允许加副标题,标题不能出现《》(书名号),标题中的引号应在中文状态下输入。
9.实践创新类成果一定要突出创新,“教学创新案例分析”不能只以教案、PPT截图、视频截图的形式呈现;经验介绍一定是在县(区、市)级以上学术交流会交流过的成果。实践创新类成果的题目,既要含有类别,还要有准确表达其内容的标题,二者缺一不可。
10.初评单位设专人(附件2)负责成果征集工作,主要责任为:审查申报信息尤其是基础信息是否准确,附件是否上传成功,申报是否成功;做好与省教育学会的沟通协调,协调申报、初评工作和终评后的证书发放等有关工作。
11.终评结束后,省教育学会将在官网上发布通知,申报者可在规定时间网上查询评审结果,打印电子证书;纸质证书将通过市(地)或县(区、市)教育学会下发;电子证书和纸质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五、组织与奖励
1.各市(地)、县(区、市)教育学会,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宣传,认真抓好落实,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服务。
2.省教育学会设科研质量奖。对在征集成果和课题申报过程中,工作质量好、成果质量高的市(地)、县(区、市)教育学会给予奖励。
联系人:于老师 王老师 李老师
联系电话:0451--88067538
学会邮箱:longjiaoxuehui1959@163.com;
通讯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南校区国际楼(原物理楼)906室
附件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
2022年7月12日
附件1: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40次教育科研成果申报流程指南
1.登录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官网http://www.hljjyxh.org.cn,点击个人会员注册。
2.填写用户名(必须是作者本人的身份证号码)、密码、确认密码,发送手机验证码,输入手机验证码,确定注册完成。
3.用身份证号和密码登录,仔细阅读《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章程》和《会员管理办法》同意后点击确定,认真填写个人信息,在“查找”栏输入本单位全称,然后点击确认。全部信息填写完成并确认无误后点击保存、缴费(缴费后信息不能更改),缴费为微信扫码支付,交费后自动跳转到(或者通过学会官网主页的“成果鉴定”按钮进入)成果管理平台,用本人身份证号和密码登录(请保管好密码)。
说明:
(1)*号为必填项
(2)姓名中不可以有字母、数字以及空格。
(3)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基本信息没有填写完整就退出了此界面,重复步骤1,然后点击屏幕右上部的“已有帐号请登录”,将转到步骤3继续操作。
4.进入申报页面在左侧点击成果申报,认真填写基础信息、上传成果附件、填写300字以内的成果内容简介,勾选承诺书、保存。
5.“推荐单位”根据选择的工作单位,自动生成。申报的科研成果要转化为PDF格式作为附件上传,保存完成后系统会提示您“添加成功”,如需修改可重新上传成果附件,系统会提示您“修改成功”。上传成功后“增加附件”下方会出现“查看附件”和“下载附件”的选项,点击可以查看上传的成果。
附件2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40次教育科研成果初评单位联系表
组别 |
初评单位(市、县教育学会) |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
1 |
哈尔滨市教育学会 |
华金凤 13804524298 |
|
2 |
齐齐哈尔市教育学会 |
赵留山 13945259106 |
|
3 |
牡丹江市教育教学学会 |
艾家亦 13903635111 |
|
4 |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佳木斯工作站 |
赵新慧 0454-8863615 |
|
5 |
大庆市教育学会 |
李静波 0459-4689123 |
|
6 |
鸡西市教育学会 |
孙菁娣 0467-2347703 |
|
7 |
双鸭山市 |
刘志才 18403829111 |
|
8 |
伊春市教育学会 |
张文红 0458- 3763936 |
|
9 |
七台河市教育学会 |
薄彩利 13258596700 |
|
10 |
鹤岗市 |
唐 岩 13946745275 |
|
11 |
黑河市教育学会 |
曹宝玲 18645675001 |
|
12 |
绥化市 |
北林区教育学会 |
苗 苗 0455-8338780 |
望奎县教育学会 |
于 秀 13766768033 |
||
兰西县教育学会 |
张德胜 13555326589 |
||
青冈县教育学会 |
侯建明 15145705559 |
||
庆安县教育学会 |
刘洪波 18746537555 |
||
明水县教育学会 |
崔 涛 0455-6078698 |
||
绥棱县教育学会 |
陈海军 13836463633 |
||
安达市教育学会 |
宫运利 13159837733 |
||
肇东市教育学会 |
于景林 13766905361 |
||
海伦市教育学会 |
李树和 19904552728 |
||
11 |
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学会 |
许立华 13845749803 |
|
14 |
绥芬河市教育学会 |
王世文 18249380885 |
|
15 |
抚远市教育学会 |
杨恩国 0454-2132628 |
|
16 |
富锦市教育学会 |
籍国华 13555029701 |
|
17 |
省实验中学学会 |
曹红霞 18003650058 |
联系人:
手机:
电话:
邮箱:hljsjyxh@163.com
地址: